关圣帝君诞辰佳节,敬祝关帝君诞辰喜庆。
关帝,亦称关羽,尊称关圣帝君,简称“关公”或“关老爷”,亦被誉为“关元帅”。道教尊其为护法四帅之一,尊号“荡魔天尊”、“伏魔大帝”,全称“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”。五月十三日,乃关圣帝君圣诞,亦为降神之辰,俗称“关公磨刀日”。今特此介绍道教关圣帝君圣诞日,以飨同好。
关圣帝君圣诞日
五月十三,关帝诞辰。民间自十一至十三,举办各式庙会,活动内容丰富多样:进香祭拜、祈愿祈福、戏曲表演、谢神还愿、献刀马等,尤以献刀马最为风趣。关帝生前被誉为“武圣”,其诞辰献刀马最为适宜。相传农历五月十三,关帝宝刀(又称“青龙偃月”)现身庙会,故又称“磨刀期”、“关公磨刀日”。关帝磨刀,天降甘霖,此雨称为“磨刀雨”,日亦称“雨节”。宋徽宗时,妖物作乱,徽宗皇帝求助于虚靖天师(第三十代张继先天师)降妖。关帝应召,降魔伏怪,天降甘霖。关羽之忠、义、信、智、仁、勇,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、道德、理想,渗透着儒学春秋精义,与道教教义相契合,实为华夏魂之象征。
《三界伏魔关圣帝君忠孝忠义真经》载:“关帝执掌儒释道三教之权,握天地人才之柄。上统三十六天星辰,下辖七十二地土垒。持注生延寿之丹书,掌定死夺命之籍。考诸神佛,制群仙群职。其职不仅‘治病除灾,驱邪辟恶,诛叛逆,巡冥司’,更有‘庇商贾,招财宝’之能,因关帝以‘义’为重,故尊为义财神。”
关圣帝君多次被封
民众遭遇天灾、人祸、疾病、纷争,便向关帝祈雨、求药,期望他驱除灾厄、彰显正义,皇室祈求关公守护国家安宁,地方则祈求他铲除暴政、安抚百姓。随着商贾繁荣,关帝更被封为武财神,庇佑商业昌盛。关公的忠勇仁信凝聚了民族传统美德,映射了民众的理想人格,故而,他深受敬仰,历代加封。关公不仅是佛、儒、道三教之神,更被历代皇帝二十三次加封,从“侯”至“圣”。
汉后主追赠关公“壮缪侯”之谥;北宋徽宗崇宁元年,尊为“忠惠公”;崇宁三年,进封“崇宁真君”;大观二年,复封“武安王”;宣和五年,再封“义勇武安王”;南宋高宗建炎二年,封“壮缪义勇武安王”;孝宗淳熙十四年,封“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”;元文宗天历元年,封“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”;明太祖朱元璋特拜关公,洪武廿七年建南京关公庙;宪宗敕令重建;神宗万历十年,封“协天护国忠义帝”,赐解州庙为“英烈庙”;万历四十二年,加封“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”,并赐京都正阳庙为关公金身,陆秀夫、张世杰为左右丞相,岳飞为元帅,尉迟恭为伽蓝,封关公夫人、长子关平、次子关兴及周仓等官职;清世祖顺治元年,封“忠义神武关圣大帝”,雍正元年加封“灵佑”,康熙时封“伏魔大帝”,康熙亲临解州拜灵题匾;乾隆五十三年,加封“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”;雍正三年,追封关公先祖;嘉庆十八年前后,高宗、宣宗、文宗多有加封题字;道光八年,加封“威显”,咸丰年间,再加封“精诚”、“绥靖”,御书“万世人极”匾额;同治、光绪年间,加封“翊赞”、“宣德”,至光绪五年,关公封号达26字;全国府县建庙,春秋致祭。

最新文章
最新文章

热门阅读
热门阅读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