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施食,道教施食科仪
施食,又称焰口,乃道教施食科仪之雅称。斋主搭建水陆道场,道士诵咒施法,将水、食物等供品化作甘露,以救济九世父母及各类饿鬼亡魂,助其超脱轮回,往生天界,永离苦海。庄严神圣的法事,彰显斋主敬天法祖、孝敬亲恩的虔诚之心,以祈佑生者福寿安康,吉祥如意,助死者解脱苦海,升华灵魂。南昌三阳万寿宫特设亡者施食超度仪式,有需者请与知客联系。
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在《艺文类聚》中记载:“道经云:七月十五,中元佳节,地官审视,人间善恶分明,诸天神众齐聚玉京宫,定劫数,录人鬼,饿鬼囚徒一时汇聚。是日,玄都大献于玉京山,采撷花果,珍异宝物,幢幡宝盖,清食佳肴,奉献神众。道士夜诵经文,十方大圣齐颂灵篇,囚徒饿鬼皆得饱食,免受苦难,重返人间。”此盛大场景描绘,表明唐代道教施食仪式已具规模与影响力。
道教施食科仪源远流长,《道藏》中记载详实,历经岁月沉淀。时至今日,诸多经典科仪仍广为流传,诸如《灵宝施食科仪》、《萨祖施食科仪》、《萨祖铁鏆施食科仪》、《沃山焰口》、《关公施食科仪》、《斗姥施食科仪》等,均为世人所熟知。
道教焰口,以萨祖所撰《铁罐焰口》为核心。萨祖,即萨守坚,宋时蜀地西河人士,少年怀揣济世志向,曾习医术,不幸误用药物致人丧命,遂弃医从道。得遇虚靖天师,传授五雷诸法。后游历闽中,得度王灵官,终成正果,端坐化去,位列一元上真君。道经赞曰:一元上萨祖真君,咒枣施药,普渡众生;铁罐符咒,利幽拔苦,救济孤魂,垂科度亡,实乃济世慈心之典范!
此乃铁罐焰口之起源。在举行铁罐焰口仪式时,坛上供奉太乙寻声救苦天尊之塑像或画像,中央摆放“一元上萨祖”牌位。道众分坐长案两侧,通常为十三位道士,其中六位一边,正坐高功一位。案前两侧排列十殿阎君画像(每侧五幅),座侧悬挂鬼王像。焰口座对面设案,摆放令架,插有令旗、令剑、令牌、天篷尺、宝印、朝简、如意等法器。道教最高级别焰口通常九位高功,称“九座”焰口,亦有三座、五座、七座之分,具体由法会规模及参与人数而定。
通常,焰口坛场选址于开阔之地,力求宽敞且避免嘈杂,确保场地洁净,不染荤腥,无杂物堆积。坛场中心设焰口台,供奉太乙救苦天尊等主神。左侧为孤魂台,摆放斋主祭拜的九世父母及亲友亡灵牌位,并悬有标明放焰口缘由的黄榜。右侧为阎罗台,挂有十八层地狱鬼王画像。各台前供案上陈列鲜花、香炉、果品、水盂、斛食、长明灯等六种供品。香、花、果供于拔度鬼魂的天尊,灯、水、斛食则用于救济亡魂。坛场外左方竖立十八面杏黄旗,为高功法师召唤神将的令旗;右方高挂十八面招魂幡,以召唤饿鬼、游魂参与法会。

最新文章
最新文章

热门阅读
热门阅读
